冬病夏治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诊疗 -> 冬病夏治 -> 正文

【夏养三伏,顺时补阳】——宿迁市中医院小儿三伏贴 如约而至

来源: 时间:2023-07-27 作者: 点击:

“三伏贴”源自清代《张氏医通》记载的白芥子发泡疗法。由辛温散寒的药物调配而成,分别在头伏、中伏、三伏的第一天将药膏贴于后背肺俞、心俞、隔俞等穴位,以提升阳气,最后达到“冬病夏治”之目的。“三伏贴”治疗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冬季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适用“三伏贴”治疗。此外,还适用于怕冷、怕风、平时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因此,贴敷前一定要辨证,只有虚寒体质方可进行贴敷。

儿科贴敷地点及咨询电话

儿科门诊(中医治疗室):急诊楼2楼

咨询电话:0527-84480245

适应症

小儿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体虚容易感冒者。

适宜年龄

2岁以上小儿。

贴敷时间

一般0.5-2小时,年龄小者敷贴时间可缩短,年长儿可适时延长,根据小儿局部皮肤的反应而定。

禁忌证

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儿;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小儿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小儿结核、支气管扩张者禁忌贴敷。

贴敷期间注意事项

(1)适当限制小儿活动量,以免耗能过大,汗液增多,影响贴片的粘附性,另外安静状态下,利于药物平稳吸收。

(2)阻止抓挠,防止感染:贴片的异物感,贴敷的热、痒刺激,小儿常常抓挠不止,作为家长要及时发现和阻止,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3)药物去除后方可洗澡,忌搓洗局部,如起水泡当天不洗澡。

(4)贴敷后的饮食宜忌:贴敷当天要忌口,虾、蟹、鸡鸭、牛肉、海鲜、花生、韭菜、芋头等,不吃冷食、冷饮,清淡饮食为主。

小儿三伏贴的正常反应

敷贴后,皮肤有轻微烧灼感、刺痛感、痒感,揭开胶布后可见皮肤红晕,以局部温热感、颜色微红为度。

不良反应处置

(1)个别体质敏感者去药1-2小时后出现小水泡现象属正常反应,小水泡可自行吸收,不做特殊处理。

(2)若出现皮肤过敏,立即去除敷贴,及时到我院处理。局部轻度过敏者可不做处理;过敏严重者可外用炉甘石、口服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物。

(3)若出现大水泡,及时到我院处理。消毒后用无菌针头刺破泡壁,泡液外流后,用消毒棉球吸干渗出液,再用碘伏等涂抹局部。并予下次贴敷时缩短贴敷时间,更换贴敷部位。

无论成人或者儿童,是否适合中药敷贴治疗、应该怎样选择敷贴治疗、选择哪种敷贴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应当先由中医专家进行望、闻、问、切四诊辨证,再进行施贴。“三伏贴”治疗从敷贴组方、制作、对病人的辨证施贴都非常讲究,不是任何人、任何不具资质的单位都能开展的,请市民一定要选择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敷贴。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9号

电话:0527-84480310

宿迁市中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9号  苏ICP备13052934号-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