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养生 -> 二十四节气养生 -> 正文

立秋

来源: 时间:2023-03-02 作者: 点击: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常出现秋高气爽、月明风清的天气。立秋时节,是天地气机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候,人体阴阳代谢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特点,此时养生皆以养收为原则。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 藏者少。

巧用刮痧治阴暑

这个节气人体易患阴暑病症,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全身酸痛、恶心、高热等。刮痧疗法可有效治疗阴暑症状,且方法简单易行:即在背后膀胱经、肘窝等处刮痧。刮痧手法要轻,一般每个部位刮3~5 分钟,最长不超过 20 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

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起居调养

《黄帝内经》认为秋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 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立秋之时,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 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此节气中增加夜里的睡眠时间以补偿夏日睡眠的不足,完

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

饮食调养

宜多吃生津润燥食物

秋季气候干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生津、润燥止渴的食品为主,如芝 麻、蜂蜜、银耳、百合、梨、木耳、冰糖等。少吃辛辣、煎炸的食品。

宜多吃健脾益胃的食物

经过苦夏的煎熬,立秋后的人们普遍脾胃较弱,需注意调理,可适当多食用清热、利湿、健脾的食材,如鱼、牛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大枣、山楂等,以恢复脾胃功能,排出体内积存的湿热浊气。

可适当吃一些平补的食物

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亦有三分虚。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功能的最佳时机。秋季进补应选用“润而不腻”的食物,如 茭 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

核桃等。

运动调养:适当运动护阴阳

立秋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多做户外运动,如慢跑、健身操及各种球类动等,以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和脑的血液供应。此时白天气温依此较高,因此运动不宜太过剧烈,避免大量出汗,以防中暑、脱水。

立秋之后,早晚较为寒凉,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老年人或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建议过早晨练,最好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者傍晚,以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的风险。

立秋并不意味着天气马上转凉,民间常说的“秋老虎”丝毫不亚于三伏天的高温,所以 期盼秋凉的朋友还要坚持一个多月。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9号

电话:0527-84480310

宿迁市中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9号  苏ICP备13052934号-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