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巳为霜降,气肃,露凝结为霜而下降,故名霜降也。霜降节气在每年的阳历10月23日左右。此时天气渐寒,当地面的物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或以下,接触的水汽直接结霜附于其上。
霜降时节,草木零落,众物蛰伏,是秋冬气候的转折点,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有诗言“严霜凋百草” ,树叶枯黄,大家知道,冬天快要到了。
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霜降时期,脾胃功能处于旺盛时期,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破坏了胃肠的防御屏障,易导致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所以,中医将霜降的养生重点放在健胃补脾,为迎接冬季的严寒做好身体上的准备。秋补是打底补,“冬补不如补霜降” 。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霜降则应以平补为原则。 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主要功用是补脾止泻,固肾涩精。由于味甘, 方能补脾;由于味涩,才能固肾。芡实药性平和,不温不燥,可炒可煮,被称作是补而不峻、 防燥不腻的佳品,符合深秋补脾胃的进补特点。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芡实粉粥固精气,明耳目。”;“糯米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通五脏,好颜色。”所以,深秋吃荧实,既能调理脾胃功能,又能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不过,由于荧实有较强的收涩作用,便秘、尿赤者及妇女产后皆不宜食。
哮喘“拉风箱”,御寒得健康。霜降之时,自然界“阳气衰减”,人体肺气较弱、肾阳渐衰, 抵杭力相对减弱,一且受到空气中的寒气刺激,哮喘病患者便呼呼地拉起了“风箱”。
对于哮喘患者来说,衣着过多过厚,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而衣着过少、过薄,既易感冒又耗阳气。恰当的做法是随气温变化而适时更衣。少吃寒性食物,如冰水、冰啤酒等寒性饮料。平时可适当多吃一些核桃仁、黑豆等温热性而又不偏燥的食物。平时经常点、按、推风门穴,能有效预防感冒、哮喘等病症。
霜降寒邪盛,驱寒保暖有讲究。“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中医讲,寒冷是百病之源。在气 候寒冷的深秋季节,早起外出前宜进姜汤或牛奶、豆浆等热饮,以暖和身体。秋宜养收,如 果因为运动使汗泄过多不仅伤阴,也伤阳气。所以恰到好处的运动方式是令身体发热又不至 大汗。柔和的拉伸运动最适合多风的秋季,可选择瑜伽、太极等各种自己喜欢的运动。步行 亦是很好的运动,每天散步半小左右最好。此外,要注意脚部、肩膀、腹部、脖子、膝关节 等五大部位的保暖,以防着凉引发或加重旧病。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赏菊饮酒实乃人生一大乐事,三 五好友赶紧约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