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

    患者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故事 -> 正文

    【锦旗故事】患者康复路上的守护者——宿迁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连获两面锦旗

    来源: 时间:2023-05-23 作者: 点击:

    近日,两面印有“妙灸神针医百病,德艺双馨传四方”、“技术精湛,手法独特”的锦旗送至我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手中,郑重感谢我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两面熠熠生辉的锦旗承载的不仅仅是患者对我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的感谢与肯定,也凝聚着医护人员们一点一滴的辛苦付出,更象征着和谐深厚的医患情。

    患者故事

    “之前因为手术后遗症,非常影响生活质量,没想到来咱们医院几个疗程就基本痊愈了,真的非常感谢张菊主任,感谢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陆女士是一位颅内血管瘤手术后遗症患者。南京某医院进行手术后,遗留下了左侧眼睑活动受限、视物双影模糊以及右侧肢体不自主的抖动的病症,不仅影响美观,更影响到她的日常生活。来到我院找到康复医学科主任张菊,经过两到三个疗程的针刺治疗,陆女士基本恢复了健康。

    朱先生外伤导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C5-C6 ASIA C级),颈椎五六脊髓受损,运动受到严重影响,站立时只能达到一级到二级。4月初经朋友介绍,到宿迁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找到李进医师寻求治疗。经过我院康复医学科团队的专业评估和治疗,制定出了一套适合他的康复训练方案,通过康复治疗帮助其重新恢复站立步行功能。李进医师不仅帮助他训练,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增加了朱先生的信心,通过每日康复训练,不到一个月的训练,便达到站立平衡三级并可以脱离助行器进行治疗性步行。康复治疗进行到月底的时候就可以上下楼梯和进行家庭步行。“很感谢李进医师的精心治疗,我自从接受李进医师的康复训练身体机能每天都能感觉到在不断进步,是康复医学科众多医护人员的努力让我看到了重新奔跑的希望。”

    医学康复的意义

    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是第一时间调动起人体的潜能,促进神经受损的功能重组或功能再现。人脑神经传递的网络功能有很大的代偿性,通过针灸、电针等穴位治疗,可以激活、打通脑部备用的其他神经分支,恢复、重建神经控制功能,让偏瘫的肢体重新能接收到大脑指令。神经网络实现重组了,还要给神经网络装上“编有运动指令的程序”,这就是进行肢体康复训练,训练就是在“编程”。通过自主运动+康复器械等被动运动训练,不断刺激大脑,让新的运动指令让大脑记住,肢体就能重新受大脑控制。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应遵循早期、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制定短期和长期治疗计划,分阶段实施:前期,采用传统针灸早期干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避免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的发生。

    中后期,通过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神经肌肉点刺激等治疗来维持关节活动度,减轻肌肉的萎缩,促进运动功能的康复。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各种原因(车祸、高空坠落、运动损伤、意外暴力损伤、炎症、肿瘤等)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髓损伤后开始康复治疗的时机越早越好。一般骨折固定术后或者脊柱外伤后7-10天,非外伤性脊髓损伤(脊髓炎等)病情稳定(一般在10天左右),就可以进入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至于床边的早期治疗应该更早进行。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合并症,例如压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态。

    类似颅内血管瘤、脊髓损伤所造成的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视觉障碍、协调障碍等问题所造成的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经过康复治疗师全面的评估以及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个体化定制的康复治疗方案,能够使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功能,达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目的,康复介入的时间越早,恢复的效果越好!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9号

    电话:0527-84480310

    宿迁市中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9号  苏ICP备13052934号-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