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我院肛肠科收到了两面锦旗,锦旗上分别道“除病痛技术高超、保健康医德高尚”,“精心护理仁爱天使、爱岗敬业热情周到”。这是一份始于千里跨省求医的信任,两面锦旗上满载着患者“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喜悦,更是尽心救护,不负相托的医患真情体现!
患者故事
起因是患者潘某,在10个月前于福建泉州某医院进行“肛裂手术”,手术1个月后,肛门出现坠胀疼痛并伴随恶寒发热等症状,体温最高时达39°C,患者自行口服退热药物及抗生素效果较差,在多次向当地医院复诊病情均无改善。故于当地另行求医,医生查看病情,考虑到应该是肛周脓肿,门诊医生向患者推荐我院王晓宏主任。患者追寻千里自福建泉州辗转至宿迁,终于在4月17日如愿得到我院肛肠科行政主任王晓宏诊治。王晓宏主任检查中发现,患者双臀对称,肛外未见明显红肿包块及溃口,指检:肛门括约功能较为完善,但肛内欠平整,肛温较高,左右及后侧肛直环饱满,压痛明显,截时位6点肛直环可触及凹陷性溃口,约2×2cm大小,双合诊见稠厚脓血从肛内溢出,指套见脓血染指。后进行核磁检查,影像显示:肛门区内口约6点处异常信号影(范围6.1×2.4cm)。考虑为肛瘘并肛周脓肿形成。手术前、中均诊断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后马蹄形)。故手术方式采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切开排脓术+挂线术。手术中王主任探查发现,脓腔深大,引流出淡黄稠脓液约100ml,脓腔顶端达直肠后深间隙,并向左右两侧骨盆直肠间隙延伸,右侧最远端达9点坐骨直肠窝,左侧最远端达2点坐骨直肠窝,探针探查内口位于6点肛直环顶端凹陷性溃口处,2~6、6~9点间皮桥下橡皮筋虚挂引流,6点切口至肛直环处内口实挂双股橡皮筋。
术后,在王晓宏主任带领的宿迁市中医院肛肠科全体医务人员悉心照护下,患者术后17天便拆除引流橡皮筋,创面愈合情况良好,现已出院。
这场跨越数千里,几经波折,历经艰辛,折磨了患者近一年无法正常生活工作的顽疾,在宿迁市中医院肛肠科全体医护的精诚努力、无微不至的帮助下,病情得到了迅速的康复。并且在住院期间,医患之间也建立起深厚的情谊。

王晓宏,副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肛肠科临床工作30余载。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曾获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十篇。参与编撰《李柏年肛瘘诊治经验》著作一部。王晓宏教授将对宿迁市中医院进行长期医疗对口支援工作。
专业特长:王晓宏教授师从“金陵瘘王”李柏年,从事肛肠专业30余年,擅长痔的各种微创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综合手术治疗、功能性便秘及炎性肠病的全息治疗,对结直肠肿瘤的腹腔镜治疗也有一定的经验。
坐诊时间:周三上午
坐诊地点:名医工作室(门诊楼4楼名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