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故事

    患者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患者故事 -> 正文

    【锦旗故事】病痛相知医患情缘,我院耳鼻喉头颈外科用“心”解决患者耳前瘘管困扰

    来源: 时间:2023-04-17 作者: 点击:

    近日,我院耳鼻喉科徐强锋主任、张晶护士长分别收到了,患者刘女士送来的锦旗与感谢信,锦旗上写“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交谈过程中刘女士还表示:“十分感谢徐强锋主任,正是有徐主任的妙手回春,才让我少受了那么多罪,也非常感谢护士长张晶在手术时对于自己孩子的陪伴、安慰”。这朴实的言语和鲜艳的旗帜,表达的是医患之间彼此的信任与和谐,同时更是对我院医院耳鼻喉科全体医护工作的高度肯定,也是一种前进的鞭策,让我院耳鼻喉科继续提高医疗技术用真情去服务患者。

    患者刘女士,女,35岁,因耳瘘管反复感染三个月,在市多家医院多次手术治疗均不见效果,仍旧反复化脓感染,加之哺乳期,导致心情低落,正准备去北京、南京等医疗技术条件更优的医院进行治疗,2月份经人介绍找到我院耳鼻喉科徐强锋主任进行诊治,经再次引流清创,预后良好,未再化脓感染,现已痊愈,生活恢复正常。

    耳前瘘管

    很多人一出生,耳朵附近就长了一个小洞,从前老人有说法,这是“富贵仓”,孩子长大了吃饭不愁;是“聪明洞”,以后聪明有前途。那么,所谓的“聪明洞”、“富贵仓”是什么呢?其实这可能就是耳前瘘管。

    耳前瘘管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男女都会遗传。国内统计过耳前瘘管发生率高达1.2%,单侧与双侧发病比例为4:1。我们常发现来看病的患者时,其家族里面也会存在耳前有小洞,而且大多数人单侧还是双侧发病与上代也相同,也有少数人会同时伴有腭裂、小耳畸形、副耳等先天性畸形等。

    耳前瘘管分型

    1.单纯型耳前瘘管

    一辈子与主人和睦相处,不会分泌及发炎,因此无需处理。

    2.分泌型耳前瘘管

    常分泌白色乳膏样物,有点臭味,可能伴有瘙痒感,禁止挤压或自行挑破,以防感染。如果影响社交,可考虑手术切除。

    3.感染型耳前瘘管

    经常感染,洞口附近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破溃溢脓。感染型耳前瘘管常在分泌型耳前瘘管合并挤压后产生。轻微的红肿或者出现异常分泌物时可以在瘘管口及周围红肿区域涂抹安尔碘消毒液或者百多邦软膏,局部热敷。

    当红肿范围逐渐扩大,局部像长了个脓疮一样,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就诊,积极抗炎治疗,必要时切开排脓,定期换药,有的患者1周左右即可痊愈,事实上,有些患者表面看,只有一个针眼般的小洞,可是在小孔深面,瘘管纵横交错呈分支状分布。换药多月仍无法痊愈,只能待局部创面完全愈合后可行耳前瘘管切除术。

    总而言之,耳前瘘管无症状时不需治疗,一旦出现感染则需手术治疗,完全摘除瘘管是防止复发的唯一有效途径。

    耳前瘘管需要注意什么?

    1、不要揉,不能用手常去触碰,避免挤压。

    2、保持局部清洁。洗脸的时候,记得用清水洗洗耳朵前后,避免感染。

    3、保持耳部干燥。如果耳朵周围有水,用棉签擦拭就可以,但不能太用力。

    4、不能用异物戳小洞,发生感染后,不要自行挑破脓肿;

    5、如果出现痒、痛,要及时看医生。局部发生红肿、热痛、化脓,要及时控制炎症后仍需手术。

    宿迁市中医院耳鼻喉科简介

    我院耳鼻喉科,现有医护人员15名,擅长中西医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对耳鼻喉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我院耳鼻喉科近年来引进了国内先进鼻内镜、耳内镜、鼻咽纤维镜、支撑喉镜、耳鼻电钻、睡眠监测仪、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微波治疗、超声刀及进口纤维喉镜、电耳镜等。

    我院耳鼻喉科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中医药精髓,结合现代医学先进技术,专科建设取得了发展,形成了以中西医病种,内外治相结合的具有综合优势的特色科室,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及重症患者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我科应用现代技术开展鼻咽癌和喉癌的早期诊治、鼻内窥镜下鼻息肉、鼻窦炎微创手术、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支撑喉镜及鼻咽喉纤维镜下声带息肉及肿物切除术、耳内窥镜下耳膜修补及鼓室管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乳突根治术及耳鼻喉肿瘤手术。

    充实的医疗人员、过硬的技术水平及完备的硬件系统,使我科医疗硬件水平处于宿迁地区最高行列。我们将用我们的爱心细心及精湛的技艺为你带来健康的未来。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9号

    电话:0527-84480310

    宿迁市中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9号  苏ICP备13052934号-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