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说 -> 正文

冬季“药”进补

来源: 时间:2023-03-02 作者: 点击:

中医学古代文献中的“精”含义非常广泛,可以指先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人体的津液等等。本文所说的“精”主要指先天之精,即“肾精”。

《灵枢·本神》篇曰:“生之来,谓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有“夫精者,身之本也”,这里的“精”都是指肾精,即“先天之精”。传统医学认为,“肾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生殖,肾中精气充沛发展到一定阶段,女孩、男孩就具备了生殖能力,“故有子”;二主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等一系列生命现象,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因此,肾中精气充沛,人体正气旺盛,生命力强,就不容易感受外邪而致病。

那古人为什么要强调冬天要“藏精”呢?

从自然规律来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中的闭藏阶段,人体新陈代谢相对比较缓慢,机体表现为“内动外静”的状态。这时候应该注意顾护肾中精气,不要妄自扰动,否则就易变生他病。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认为,“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一切人事之能摇动其精者皆是。比如冬天熬夜不注意休息,劳心劳力,出汗过多,这些都是不藏精的表现。

“春必病温”的温即“温病”。

古代医家的共识,冬天里不注意顾护精气,阳气被扰,人体易感受外邪,寒邪郁久化热,到了春天阳气升腾,伏热外发就会生“温病”。临床表现上为发热,口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脉数或细数。从现代医学角度讲,多属细菌和病毒性感染,往往发病急,发展迅速,病情严重,有时候还会发生传染。

既然冬季“藏精”非常重要,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早睡晚起,睡眠充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冬天的时候应该早睡晚起,不要扰动人体的阳气,要等到太阳出来了才起身。这主要是因为冬天天气寒冷,自然界万物肃杀,人体机能处于封藏阶段,早睡晚起可以顾护阳气。

因此,在农历十月、十一月的时候,提倡健康成人在晚上十点之前就应该上床休息,每天睡眠的时间不少于9小时,特别是女性朋友,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气色明显会红润起来。

2防寒保暖,顾护精气

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顾护精气也非常重要。应该尽量避免在寒凉之地久呆,如果要长时间室外活动,除了要增衣保暖,最好喝大量红糖姜水或红茶,提高基础体温,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寒邪侵犯人体,损伤精气。

3膏方滋补,大补元气

中医“治未病”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先安未受邪之地。所以一方面要注意顾护精气,另一方面,强调适当进补,让人体正常的脏腑机能得到补充和恢复,这方面膏方是冬季滋补的首选。

天气转冷,抵御寒气,进补就要安排上。药膳方,“寓医于食”,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予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冬季进补的佳选。







01

八仙汤



组方


当归、熟地黄、酒白芍、酒川芎、枸杞、百合等。


做法


煲汤。把1袋药包与鸭肉或瘦肉等食物同炖成汤服用。


功效


养肾补血,滋阴安神。


适宜人群


气衰神疲,畏寒肢冷,心悸失眠的人群。


禁忌


经期、孕期、更年期的妇女,胃肠动能差者不宜使用。


02

加味四神汤



组方


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等。


做法


煲汤。将处理干净的猪小肠或猪肚放入炖盅内,加入1袋中药包同煮煲成汤服用。


功效


健脾补肾、祛湿利尿。


适宜人群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人群及老年体虚患者。


禁忌


大便干结者不宜使用。


03

小儿伤食方



组方


建神曲、炒麦芽、炒稻芽、凤衣、竹茹等。


做法


煮粥或煲汤。把1袋药包放入炖盅内,加入新鲜猪肉同煮煲成汤服用;或先把药包熬煮出汤液,再与大米同煮成粥服用。


功效


健脾养胃,消食化积。


适宜人群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儿童。

禁忌

服用期间,清淡饮食。忌油腻。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9号

电话:0527-84480310

宿迁市中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宿迁市洪泽湖东路9号  苏ICP备13052934号-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