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白毛藤

清热利湿白毛藤 摘自 2012年10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白毛藤又名白英、蜀羊泉、排风藤、土防风。赵学敏云:“茎叶皆有白毛。”故而得名。为茄科植物白英的藤茎。生于山坡、阴湿、竹林、灌丛中,分布于华东、中...

番木瓜健胃消食 宣木瓜舒筋活络

番木瓜健胃消食 宣木瓜舒筋活络  摘自 2012年10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胡适喜欢吃木瓜,为证实木瓜是否为《诗经》里“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木瓜,就抽出《诗经》来读,但仍吃不准是否指现在的木瓜...

宝书说药(72) 绿 豆

宝书说药(72) 绿 豆 绿豆可解马钱子毒。马钱子因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他药”(《医学衷中参西录》),故治疗痹证、痿证有特殊效果。但本品有毒,服用过量可引起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至...

中医称“堂”的来历

中医称“堂”的来历   古往今来,我国许多行医者,多把自己的药铺、药店以“堂”相称,以堂为荣,如“天益堂”、“同仁堂”、“济益堂”等。据考证,这“堂”字之称,原是从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那时兴起的。   张...

孙思邈被封为药王

孙思邈被封为药王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为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州)人。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是集唐代以前中医药学大成之百科全书,被称为“药王”。有关他的许多故事,虽经1400余年仍在民间...

七夕习俗浸润中医药防病文化

七夕习俗浸润中医药防病文化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七月七日是七夕,七夕佳节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许多趣味盎然的七夕风俗,深深地浸润了祖国的中医药文化。   配方治病防病   七夕...

中医四大经典名著

中医四大经典名著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四部书被称为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它们都是我国秦汉以前的医药经验总结。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

中医特色疗法之中医推拿

中医学经受了历史长河变迁的洗刷,为人类的生存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在我国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学术创新等诸多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显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长久以来历代民医...

山药健脾,挑好品种才行

山药健脾,挑好品种才行     谈到健脾药不少人会想到山药,其味甘、性平,确实是健脾之佳品。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山药就被列为上品之药,认为其具有健脾养胃、延缓...

中药零食(12)糖桂花

中药零食(12)糖桂花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香飘万里,那清幽的芬芳却不易留住。桂花离开枝头,很容易枯萎并迅速失去香味儿。不妨效法古人,以新鲜的桂花为主料腌制糖桂花,滋味不但香甜,更能将香气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