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经颅多普勒简称(TCD)是利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动脉环上各个主要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各血流生理参数的一项无创伤性血管疾病检查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发展,成为目前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发展历史,1965宫崎测定颈部血管的血流速度,1966拉什莫尔建立脉冲多普勒仪,可定位,1982挪威人Aaslid脉冲低频超声+适当颅窗,建立了经颅多普勒(TCD),目前已发展 到第四代,可进行微栓子监测。1989国内引进,目前国内已经在大中型医院普及。由于 TCD能无创伤地穿透颅骨,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以对病人进行连续、长期的动态观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 MRI、 DSA、PET、 SPECT等影像技术所测不到的重要血液动力学资料。因此,它在评价脑血管疾患以及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受操作者技术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对正常和异常频谱形态统 一判定标准和命名,尚未建立各参数统一的正常值,而且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失败率为2.7%~5%。其原因为老年人(尤其是妇女)颅骨增厚、动脉迂曲、动脉移位等。
但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以及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会占有更重要的地位。现如今广泛应用于临床,它的适应症主要有:颅外及颅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脑动脉病变后侧支循环开放方式、微栓子检测及其他领域的应用等。
(超声科 周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