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手术禁区—宿迁市中医院口腔科成功摘除腮腺咬肌深面海绵状静脉血管瘤
近日,宿迁市中医院口腔科收治一位女性老年患者,该患者左耳前区无痛性肿块缓慢增大半年余,影响外观。MRI检查:左侧面部腮腺前方示类椭圆形T1稍长T2信号,信号欠均匀,内示多发短T1短T2信号,大小3.8*3.7*2.2cm,局部与咬肌分界不清,肿块内可见数枚静脉石。综合全身情况、病史、临床检查及影像学变化,诊断为:左腮腺咬肌区深部血管瘤。此病变若不及时治疗将来会持续增大,引起感染、出血,导致面部外形及功能受损。从影像上看,该肿瘤部位特殊,位于咬肌与下颌骨升支之间,肿瘤部分深入颧弓内侧面,进入颞下窝。并且咬肌表面面神经分布如网,腮腺浅叶居于其上,手术难度巨大,极易损伤面神经,极易出血,肿瘤若切除不彻底,将会复发。


口腔科主任王宇汇同全科人员讨论,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决定自颞部发际起,沿耳屏前,绕过耳垂,至乳突尖端,再转至颌下,形成一大“S”切口,先沿腮腺咬肌筋膜浅面翻瓣,直至咬肌前缘,充分暴露腮腺咬肌区,及颞部颞深筋膜浅面。于下颌角处寻觅面神经下颌缘之,沿该支逆行解剖面神经至总干,再循总干解剖面神经上下颊支及颞面干分支,面神经解剖完毕,再将之用皮片向两侧牵拉并保护,显露咬肌,扪及肿瘤大致范围,为防肿瘤切除不净,在肿瘤周围正常咬肌组织内扩大切除,因肌肉出血较多,手术时将采用每分离一束肌肉皆给予钳夹、切断、结扎。并在处理颞下窝肿瘤组织时,可能术野因颧弓阻挡,可能会导致肿瘤不易切除,因此准备迫不得已时将截断颧弓,在切除肿瘤后复位,并行钛板坚固内固定。经充分的论证手术方案,排除全身手术绝对禁忌后,2016-07-25上午,科主任王宇主刀,按预定方案,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战,成功实施了手术,完整切除了肿块,面神经各分支得到妥善保护,颧弓未予截断,减小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并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患者及家属感到非常满意。





经了解,目前我市其它大型医疗机构还未独立开展过腮腺咬肌区及颞下窝肿瘤,该手术成功实施,标志着宿迁市中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水平目前居于宿迁市领先水平。
吴君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