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礼赞
赵理山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是中医人都能说上来的中医之道。
宿迁市中医院创建三甲医院3载余,中医文化氛围甚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五行生克,三焦汇通。诗人、画家的气魄,造就和传承了中医文化的底蕴和内涵,编织成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条。《素问》、《灵枢》、《伤寒》、《金匮》流芳百世,至今仍让万千中医学子叹为观止。金元四大家、清朝温河派、孟河、新安、岭南、易水流派纷呈,千姿百态,美如夏花。中医追求百花齐放,追求简单中庸,追求和谐豁达。中医之美最趣味、最含蓄、最灵动。中医让人心灵养生,安于淡泊,乐天知命,顺乎自然,大有“冰是睡着的水”、“冷的连火都冻住了”的意境和情怀。
该院门诊一站式服务台背景设置唐代药王孙思邈“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救世宣言。病房楼侧神农百草园、神农氏慈祥的双眸凝视着你,洞察你心灵最软处,深邃的让你无法躲避,让你体味医者父母心,无私才能无畏。
岐黄之道,护佑苍生,绵亘延伸,泽被后人,厚德寓于古道。大医治病,必备仁厚之德;治病先治心,使其清心寡欲,无所顾忌,心清病退;医者之德,当医病之首要。古今大医,无不德技双馨,终成达人,秀出大爱无疆至尊至崇。
阴阳五行,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和谐转化。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时值仲夏,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也正是“治未病”、“冬病夏治”的季节。
中医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永恒的爱,爱如母乳,就像家乡的“两河”、“两湖”、“两酒”、“两街”,时刻在你身旁,不管你介不介意。仁爱之心在厚重的积淀中成了人类永恒的财富。“大医精诚”,中医如夏花之绚丽,如秋叶之静美。中医之美,美在动静之间,美在润物无声,美在气势磅礴,美在让你窒息词不达意。中医文化伴着黄河的四季变化,成就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成了国粹,成了心灵制高点和开阔地,成了子孙茶前饭后永远的谈资。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从曾国藩“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家训,到“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都深受中医中庸影响流传至今。中国、中医、中庸、中性,阴阳太极八卦,至善至美之纯。我们知道华佗、扁鹊、神农氏、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千秋永耀。
看一年四季轮回,品时光日月交替。作为中医传人,我们也在默默书写着历史,人类生生不息,就像“双沟”、“洋河”必将更臻醇厚。效法自然,大道至简,这是中医本真之所在。人生之路脚下走,生活之辛心间流。我们是后辈,我们又在给后辈做前人的事业,我们真切地在中医院里整天忙碌着中医,品味着中医,享受着中医带来的快乐。
本文来自:宿迁日报 2014年7月17日 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