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博爱 大医精诚
——宿迁日报社健康服务体验团走进宿迁市中医院
以“厚德博爱 大医精诚”为院训的宿迁市中医院,是我市唯一一家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宿迁市中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积极探索现代化中医医院管理模式。继去年成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后,今年8月,该院顺利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评审。这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牌医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健康卫士的忠诚,用仁心仁术谱写了一曲杏林华章。

昨日上午,宿迁日报社组织10多位由中国好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组成的健康服务体验团,走进宿迁市中医院开展健康服务体验活动。在院长王建彬陪同下,体验团实地观摩体验了医院的肝肠科、核磁共振室、名医堂、彩超室和即将投入使用的新病房大楼。体验团成员切身感受到宿迁市中医院近年来取得的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听取医院党委书记闫苏洲关于该院坚持西医不弱、中医更强的理念,着力打造良心医院,全力推行中医特色建设情况介绍后,更给体验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宿迁市首家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宿迁市中医院,老宿迁人亲切称为“东大医院”。据了解,该院始建于1959年6月的宿迁县马陵医院,1965年5月机构精简后在宿城东大街创建了宿城卫生院,1982年8月在宿城卫生院基础上组建了宿迁县中医院,1996年宿迁设立地级市,医院冠名宿迁市中医院,成为宿迁市中医药医、教、研中心,2008年5月6日,医院整体从宿城东大街迁入现址。
近年来,该院严格按照等级医院建设标准,突出中医优势,加强专科建设,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诊疗水平,打造具有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品牌,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008年成为北京301医院远程医学会诊站点医院,2009年6月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2011年11月,晋升为国家三级乙等中医医院,2012年7月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甲中医医院实地评审,2013年5月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宿迁市中医院晋升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志着该院的中医药服务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宿迁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走进宿迁市中医院,无论是广场建设的“梅桂竹杏”四园,还是病房楼东北侧栽种的30余种中药花草树木“神农百草园”,还有门诊大厅南北墙上雕刻了李时珍、华佗、白求恩浮雕,无不营造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着力发展中医药特色专科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与西医药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作为宿迁市中医药事业的龙头机构,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为百姓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是宿迁市中医院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闫苏洲介绍。


体验团首站赶到住院部二楼肛肠科。“我们科是宿迁市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2年加入国家中医肛肠协作组,参加肛裂和肛门湿疹优势病种协作组,参与推广肛裂和肛门湿疹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目前正在积极创建中,确保2015年底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估验收。”科教科长、肛肠科秘书王猛主任侃侃而谈。在彩超室,价值250万元的全市首台心脏彩超引起大家极大兴趣。据了解,该院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资金购置西门子1.5t核磁共振、西门子16排螺旋CT、飞利浦彩超等先进医疗设备,目前,该院有万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300余台(套),努力为患者提供现代化的诊疗条件。





三项重点工作实施人才培养战略
在医学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宿迁市中医院通过“中医师带徒”、“优秀人才培养”和“高级人才引进”三项重点工作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不断完善专业人才梯队。
制定中医药人才队伍发展规划,注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实用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共招聘本科以上医技人员100余名,引进硕士研究生10余名;选送优秀中青年骨干到省内外知名三甲中医院进修学习,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办研究生班,提升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目前1名人员列为国家中医药优秀人才培养对象,1名人员列为江苏省优秀中医人才培养对象,3名人员列入全省农村优秀中医人才培养对象,2名人员列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名人员列为宿迁市“135”工程培养对象,2名人员评为宿迁市名中医。
启动中医“师带徒”培养计划,确定院内10位名老中医为“师带徒”指导老师,带教本院青年中医师,推动中医师承工作,传承名老中医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培养更多具有实践经验的中医人才。
坚持“科教兴院”方针
近年来,医院高度重视科技和教学工作,坚持“科教兴院”方针,不断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投入,利用中医特色优势及现代医学技术,先后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50余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医学论文近100篇,承担南京中医药大学、宿迁卫校等5所院校的临床教学、实习任务,每年接收进修、实习生近200人。2012年,儿科《防感药酒联合经络按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护理部《中药外敷治疗输液外渗的临床研究》、骨伤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膝关节炎》三项科研项目通过市科技局立项,儿科《防感药酒联合经络按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获得宿迁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13年,脑病科《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中风(脑梗塞)的临床研究》、儿科《防感药酒联合经络按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确立为2013—2014年度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并获资金支持,眼科临床研究项目《眼轮匝肌缝合眶膈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获得宿迁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14年8月,儿科《中药内服联合经络按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护理部《中药外敷治疗输液外渗引起局部损害的临床研究》、脑病科《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中风病(脑梗塞)的临床研究》、骨伤科《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研究》通过市科技局科技成果鉴定。
设施一流的新大楼即将投入使用

随着该院的发展壮大,目前现有的430张床位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需求,总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48900平方米的22层病房大楼预计于今年底投入使用,将成为宿豫区地标性建筑。该病房楼以中医特色为建筑元素,设置床位700张,届时该院床位总数将达到1100张,它的建成不仅为广大患者带来福祉,也为今后该院发展打造了一流的硬件基础。

体验团成员看到,22层病房综合大楼气势恢宏,设施先进。王建彬介绍,中医院的新病房大楼建设和各种设施设备配置立足高标准,楼内布局彰显标准化和人性化。大楼对临床医技科室和病区进行更科学合理的设置和布局,以系统、器官为纽带,让相邻学科靠在一起,方便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病人诊治;根据临床需要配置直线加速器、DSA、腔镜系统、高压氧舱、伽马刀等大型医疗设备。整合针灸、推拿、脑病、骨伤等学科资源,建设中医康复中心;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中医药特色项目的开展,并运用中医药在心理调节、生活调理、养生保健、非药物治疗、综合治疗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的医疗服务保健体系,为老百姓造福。我们的目标是把医院建成名副其实的“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和群众满意”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塑造“宿迁中医”的品牌,成为我市医疗卫生战线一张耀眼的名片。
“这是我们产科VIP病房,配备沙发、彩电、冰箱,里面是病房,外面是会客厅,面积达到80平方米。”体验团成员连声赞叹,由于大楼全部使用环保材料,虽然刚装修完毕,但闻不到一点异味。


体验团最后来到该院远程医学中心,该院充分利用远程医疗资源,对疑难病例通过远程由北京301医院专家面对面对患者进行诊断,提高了医生的诊疗水平,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闫苏洲介绍,宿迁市中医院近几年取得长足发展。去年成为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进入医院等级新平台,今年刚刚通过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评审,有了很好的技术依托单位。作为一家公立性质医院,我们始终坚持西医不弱、中医更强理念,着力打造良心医院、规范医院。
闫苏洲最后表示,宿迁市中医院在重视中医力量的基础上,走好中西医结合发展之路,在做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功能和综合服务能力,筑牢“三甲”基础、完善“三甲”功能,把宿迁市中医院建设成为中医特色明显、医疗设施先进、管理科学规范、技术服务精湛、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化中医医院,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推动宿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观感言
宿迁市人大代表金国旗在随后的座谈会上率先发言。“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具有保健预防作用,我崇尚中医。以前我认为宿迁市中医院就是宿豫区普通的人民医院,今天通过观摩,尤其是在名人堂体验后对中医院有了深刻的认识,原来该院软硬件设施和技术并不比其它医院差,尤其是一直致力于中医药特色发展,令人钦佩。我建议医院打好特色牌,扩大宣传,最好能在媒体上开设中药讲坛,培养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知名中医大家,既为宿迁市民服务,也能带动医院更好发展。”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来眼前一亮。通过今天的体验,我的感受和会议室东墙上悬挂的书法作品内容一样,‘博爱诚信,敬业创新’。这确实是宿迁市中医院的精神,体现出中医院文化特色。” 宿迁市政协委员杨学军言简意赅评价道。
中国好人、全国最美警察陆迅介绍:“我对中医院很熟悉,通过今天的体验,我很激动。首先是检讨,在名人堂体验时,给患者带来不便。其次是建议,希望医院在力度、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加强宣传,把中医院特色向社会全面展示。同时内强素质大练兵,使业务精通、精湛。最后我衷心希望宿迁市中医院真正做到爱心建院、特色办院、文化兴院。
宿迁市社会监督员、宿迁微博、微信达人王东霞提到,今天近距离与宿迁市中医院接触,感触颇多。以前认为该医院很普通,今天接触到中医院很多中医药方面的特色服务,真的没想到。作为我们这样的中青年人群,亚健康状态很多,迫切需要中医药特色服务,不仅可以治病,更能防病、保健。我希望中医院能将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能为更多中青年人服务。”
媒体报道:
宿迁日报 2014年10月17日 A5版
宿迁晚报 2014年10月17日 A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