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中医院儿科《防感药酒联合经络按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科研项目获得2015年江苏中医药科技项目三等奖。2014年,儿科《中药内服联合经络按摩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科研项目获得宿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研项目简介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病程反复缠绵,涉及呼吸道病种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临床上多有面色萎黄、夜寐不安、盗汗、舌苔花剥、不耐风寒、易感外邪等肺卫不固、脾肾虚弱的表现。家长的文化素养、对本病的认识水平、经济状况,接诊医生对本病的重视程度、知识积累和更新等都与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有关。有文献报道其发病与免疫功能低下亦密切相关,婴幼儿时期特异性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抵御病原体侵袭和抗病能力较弱,部分易感儿血清中IgA、IgG、IgM降低,IL-2亚类缺陷。目前临床主要是对症处理,但易于复发。因此,提高小儿自身免疫功能是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关键措施之一,但是,目前临床使用免疫调节剂的短期效果并不明显,而运用中医药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却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近年来,针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各种治疗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对于5岁以下的患儿,服中药比较困难,中药疗效得不到体现;针刺治疗由于会给患儿造成疼痛,非严重疾病不易为家长与患儿接受;艾灸每次治疗时间较长(>30分钟),局部所产生的灼热感使小儿躁动,不易确保选穴准而影响疗效;三伏贴由于只能在夏季三伏天开展,具有明显的时限性。
中医理论认为:易感儿多为正气不足,表卫失固;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藩篱;督脉统督一身之阳气。
本研究系李明吾主任中医师根据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理论,采用中药微粒(三七、当归、川芎、防风、桂枝、白芍、羌活、甘草等),经粉碎过100目筛,用50度白酒浸泡2周后,涂抹于小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经,再运用推拿手法沿膀胱经、督脉经循行路线反复推、摩、揉、刮近200次,每次操作15 min 左右,5 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完成3个疗程治疗。治疗过程中,如有咳嗽、喘息、发热等急性发作表现,则暂停推拿,待相关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继续完成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从而增强小儿易感人群的体质,提高其免疫功能。
主要科技创新
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在于以中药微粒浸酒涂抹于小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经,再联合经络按摩,最终达到健脾益气、扶正固本、营卫调和、气血通畅、体质增强、改善免疫功能的目的。有效控制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和发作期病程,降低临床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且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无痛苦,易于推广应用。
应用情况
2012年9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后,先后在宿迁市中医院、宿迁市儿童医院推广应用,每年暑假集中进行中药微粒浸酒外用加经络按摩的治疗,时间安排在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周末正常休息,不影响小儿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占用家长大量的时间成本,且费用低廉,减少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受到家长一致好评。
社会效益
1.家长对抗生素的使用格外关注,愿意选用推拿这一绿色医疗消费方式。
2.易感儿童在急性期采用药物控制症状,缓解期采用保健推拿以提高患儿自身抗病能力,能够起到治病和预防发作的作用。且中药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链 接
宿迁市中医院儿科始建于1956年,2006年设立独立病区。为宿迁市首批医学重点学科,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岗。
现有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包括护理人员15人)28人,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6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人、学士学位者10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5人。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人才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专科团队。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由病区、门诊、急诊、教研室等4个部分组成,现核定床位(包括NICU15张)41张,实际开放床位41张。年门诊5万余人次,急诊1万余人次,年出入院患儿达1500余人次。主要诊疗范围包括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泄泻、抽动症、各种营养性疾病等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新生儿黄疸、窒息、脑损伤、败血症等新生儿疾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的诊疗。科室强调中医特色,坚持中西医结合,开设了“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抽动症”等特色专病门诊,积极开展小儿推拿、艾灸、中药贴敷等中医特色治疗项目。科研成果“中药膏方内服联合经络按摩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属国内领先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是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和不懈追求。
近年来,承担并完成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宿迁市科技局市级科研课题共5项,获得各级科研奖项3项,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处于市内领先地位。

儿科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