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中医院儿科专家告诉你——小儿冬季保健,膏方、三九贴各显神通

作者:日期:2016-12-05浏览:

宿迁市中医院儿科专家告诉你——小儿冬季保健,膏方、三九贴各显神通

 \

 

     很多小孩抵抗力差,时不时要看医生,很多家长想趁着冬令时节给孩子补补,但又存在很多疑惑,小孩到底能不能吃膏方?

    宿迁市中医院儿科主任王桂玲主任医师介绍,膏方作为中药特色剂型来调治儿科疾病或虚证,古已有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小儿膏方与成人有很多不同之处,多以清补调理为主,同时加入一些可以治病之品,起到扶正祛邪、调养的目的。小儿膏方是针对小儿禀赋不足、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等薄弱环节,结合小儿不同的体质,综合既往病史及身体现状进行立方遣药,调整小儿脏腑阴阳气血、祛除痰淤食积所拟定的调理处方。

一般说来,当孩子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是患支气管哮喘的儿童,平时经常打喷嚏、流清涕,患湿疹或伴有其他过敏症状,或有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生长发育明显迟缓的孩子,营养不良、贫血、厌食、慢性腹泻、自汗盗汗、遗尿等,可以考虑进行儿童膏方进补。

小儿膏方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常不足”,易发生肺(感冒、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脾(泄泻、食积、厌食、疳证)、肾(生长发育迟缓、遗尿)系疾病。如果您的孩子患有以上慢性或反复发作性疾病可以通过服用膏方以益肺、健脾、补肾,减少发作,提高抵抗力。

 \

一、膏方有哪些作用?

1.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可以服用膏方调治一至两个月,有利于改善体质,增强抗过敏能力,降低发作频率。

  2.缩短疾病过程,如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经膏方调理补肾壮骨、健脾养胃,促进生长发育,明显缩短病程。

3.减轻再次发作的症状,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经过膏方调治后可以明显减轻再发症状。

二、适应症

1.反复感冒、慢性咳嗽、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

2.厌食、慢性腹泻、营养不良;

3.遗尿、贫血、汗多、过敏性紫癜、佝偻病、生长发育迟缓。

三、禁忌症

    肥胖、性早熟患儿不宜服用。

\

四、注意事项

1.服用膏方时要忌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及有较强刺激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膏剂的吸收。不能与牛奶同服。

2.服用膏方从小剂量开始,每天早晨1汤勺约5-10ml,开水烊化,空腹服用,服用1周后可在晚上临睡前再增加1次,如有胃肠道不适,可在饭后1小时服用。

3.膏方不含防腐剂,储存不当会有霉变。应长期存放在10℃以下的冰箱内,但不可冷冻。注意检查,如有霉变、气泡、异味,不宜再服。每天取用膏方时,取药的汤匙应洗净晾干,以免水分入药引起霉变。。

4.如遇感冒发热、咳嗽加重、呕吐、腹痛、腹泻、哮喘发作暂停服用,病症缓解后继续服用。

五、膏方预约时间:即日起至2017115

        预约电话:052782966707

 

 

        宿迁市中医院儿科主任王桂玲主任医师介绍,近几年,不少体质虚弱的患儿接受了“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治疗,以达到增强体质,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大多数家长和患儿对“三九贴”了解较少。其实,“三伏贴”和“三九贴”有着相似的作用,在冬季气候最为寒冷的时候,人体较易受寒而发病,此时若给予温补阳气的三九贴,既可以防止外感寒邪,又可以驱散体内潜伏的寒气,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时“三九贴”是对“三伏贴”的有效延续和重要补充,与“三伏贴”配合,起到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的目的。

     今年,我院儿科将从冬至(12月21日)开始至2017年1月16日,在“一九、二九、三九”期间开展“三九贴”业务。

1.什么是小儿三九贴

 “三九敷贴”指在每年三九天用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已达到祛除和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冬季用药物敷贴穴位不仅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还能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2.小儿三九贴的适宜症

适用于虚寒体质的患儿,呼吸系统疾病如小儿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体虚容易感冒者。

3.小儿三九贴的禁忌证

包括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儿;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小儿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小儿结核、支气管扩张者禁忌贴敷。

4.小儿三九贴的正常反应

 敷贴后,皮肤有轻微烧灼感,刺痛感,痒感,揭开胶布后可见皮肤红晕。以局部温热感,颜色微红为度。

5.小儿三九贴的适宜年龄

一般指1岁以上的小儿及儿童。

6.小儿三九贴的护理

1.敷贴时间因人而异,一般0.5-2小时,年龄小者敷贴时间短,年长儿可适时延长,根据小儿局部皮肤的反应而定。

2.适当限制小儿活动量,以免耗能过大,汗液增多,影响贴片的粘附性,另外安静状态下,利于药物平稳吸收。

3.阻止抓挠,防止感染:贴片的异物感,贴敷的热,痒刺激,小儿常常抓挠不止,作为家长要及时发现和阻止,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4.药物去除后方可洗澡,忌搓洗局部,如起水泡当天不洗澡。

5.贴敷后的饮食宜忌:贴敷当天要忌口,虾、蟹、鸡鸭、牛肉、海鲜、花生、韭菜、芋头等,不吃冷食、冷饮,清淡饮食为主。

6.发泡的处理::个别体质敏感者去药1-2小时后出现小水泡现象属正常反应,小水泡可自行吸收,不做特殊处理。若出现大水泡,可到医院处理,消毒后,用无菌针头刺破泡壁,泡液外流后,涂抹甲紫等药液,保护创面。并予下次贴敷时缩短贴敷时间,更换贴敷部位。

小儿皮肤娇嫩,脏气清灵,穴位贴敷药物较成人易于吸收,贴敷效果较好。但小儿言语表达能力欠缺,不能恰如其分地描述自身感受,在小儿贴敷期间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看护

小儿和贴敷部位的观察,饮食宜忌,起泡与否等,都需要家长的参与。

7.集中贴敷时间

一九    2016.12.212016.12.29

二九    2016.12.302017.01.07

三九    2017.01.082017.01.16

                                                       宿迁市中医院儿科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