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迁市中医院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要求,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双拥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创建“双拥模范城”各项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连续多年被评为“双拥示范点”、“双拥先进单位”。



王正喜,中共党员,退役军人。宿迁市中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剂师,工部队退役到宿迁市中医院工作30多年来,时刻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为准则,处处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1984年10月,时值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王正喜为响应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的投身到火热的军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一名战士,义务期满后,由于过硬的的军事素质,优良的工作作风,严守铁的纪律得到部队首长的肯定,于1990年12月成为兵役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批士官,士官其实就是兵头将尾,作为基层建设的带兵人,热爱军旅生涯,训练中一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在政治思想方面,能够积极要求进步,与1987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参加抗洪抢险。曾任班长,代理排长等,铁打的营盘流水兵,虽舍不得身边的战友更舍不得13年的军旅生涯,作为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绝对服从是军人的天职。
1998年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卫生系统,进入卫生系统工作以来时时刻刻不忘以共产党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做事不声张,勤勉工作,是工作特点,在宿迁市中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以来,工作认真,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四查十对”原则熟记于心,不仅准确发放药品还对患者进行细致的用药交代,熟知用法用量,服用时间,药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超长的工作常常把王正喜的嗓子都说哑了,但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热情的微笑;有的老年患者眼睛看不清他会仔细阅读说明书给患者听;有的患者听力弱,他会将对患者的解答写在纸上;由于疾病的原因使有些患者和家属情绪波动,再取药时态度刻薄或询问尖锐,他总耐心解释,决不与患者发生冲突;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他会尽可能开解劝导,让患者高高兴兴满意而去。因为药房司药,这些看起来重复而枯燥的工作,王正喜说:我越做越细心,越做越用心,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王正喜在门诊药房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做贡献,不怕苦不怕累,科室分配工作,绝不沾轻怕重,总是愉快接受并努力做好,在科室同事因家庭原因,不方便上夜班时,他主动要求代替同事上夜班;对科里的年轻同志,总是耐心细致的传授经验,起到“传,帮,带”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思想上时刻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为准则,始终能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着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
赵华忠同志于1982年12月入伍,1996年转业,中共党员,2010年进入中医院总务科,从事高低压值班和检修维护工作,14年的部队生涯,锻造出了军人的品德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能用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完成各项工作,曾多次被院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院先进个人及年度服务标兵的称号。
一、发挥军人品德,不计个人得失,业务技术水平突出。医院的后勤工作是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巨大,赵华忠同志自到中医院总务科工作以来,始终以军人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参加值班的十年来,每月上班时间都超过360小时以上,从未享受节假日休息。在2017年的门诊楼线路改造中,在不影响白天门诊接诊的情况下,白天整理线路,晚上带领电工班组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连续工作10昼夜,圆满地完成医院领导交办的门诊楼线路改造工作。在2017年除夕夜里十点,医院的总供水阀门爆裂,赵华忠同志接到任务后,第一个赶到现场,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中,不顾个人寒冷,在全身被自来水湿透的情况下,连续抢修近3个小时 圆满完成了拆除和更换阀门的抢修任务。
二、突出军人作风,敢打硬仗,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高低压变配电要求在岗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很高,身为一名转业军人,刚到新岗位短时间内无法适应科技技术很高的电子设备,赵华忠同志充分发挥军人的作风,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工作之余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自己报考了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并圆满完成学业,取得了国家级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证书。为自己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工作责任心强在2017年6月份门诊楼夜间巡查中,不顾个人安危,处置突发事件,由于发现早,处置得当,为医院挽回了损失,得到院委和院党委的表扬。
三、体现军人本色,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争第一。赵华忠同志身为一名转业军人的共产党员,能够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党的各项决议,在近几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认真为贫困户出谋划策,解决贫困户面临的实际困难,并自己掏钱为贫困户购买油和方便面等物资。在学习强国的活动中,他积极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领悟、深化。个人学分在整个后勤支部排名第一。
四、彰显军人胸怀,无私奉献,坚硬不屈显风范。2016年7月赵华忠妻子在发电厂工作期间,被蒸气严重烫伤,其间救治在我院烧伤科,由于伤情严重转院至徐州九七医院烧伤科,在妻子住院期间赵华忠同志正赶上医院配电系统改造,赵华忠同志一直奋斗在医院改造一线30天,直至改造完成,彰显赵华忠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