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与大自然

作者:日期:1970-01-01浏览:

敬畏生命与大自然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千字文》流传至今一千五百多年了,全书用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囊括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历代大书法家里有很多人用多种字体书写过《千字文》,民国于右任书写的《千字文》已成为传世的名帖。

“天地玄黄”出自于《易经》。《易经》原文为“天玄地黄”, 《千字文》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太玄经》说“洪荒之世”两部经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    

 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内涵非常多,中医学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易经》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宇宙未生之前,处于混沌状态现代物理学:宇宙大爆炸以前是极高温度、极高密度的夸克点。150亿年以前,这个极高温度、极高密度的夸克点瞬间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夸克点,中国文化叫太极。《道德经》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就是能量,宇宙大爆炸后,能量凝聚成基本粒子。就此,宇宙的演化拉开了序幕:能量→基本粒子→原子、分子→无机界→生物界→人类。天玄,指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寓意深邃、高深莫测。我们在大地上仰望苍穹,是蔚蓝色的,而宇航员太空中看到的苍穹却是色的,只有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因此,古人说的天,应该是在太空观测的结果天为阳,太阳为大地提供巨大的能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中国的传统文化,指的是先秦以前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缩小范围,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奔流到东海,形成了冲击平原。黄河水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稻黍稷都是黄的,黄代表中洲脾土,故称地黄。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地球在内,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初始状态都是炽热的物质。地球将其温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浆之内,并借助太阳不断地补充热能地为阴,有长养和哺育作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十一世纪地球科学十大挑战,生命起源仍是谜;到现在为止我们还不知道生命是怎么诞生的,但可以肯定:生命是宇宙、太阳系、地球、月球共同化育的,随着漫长岁月的斗转星移、阴阳变换,终于在地球上化育出万紫千红的生命。中医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的核心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既然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就必须敬畏大自然,利用大自然,顺应大自然规律。

                                     李明吾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