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第17个国际家庭日,市文明办、市妇联、市环保局倡议创建低碳家庭,共享时尚生活活动正式启动。意在宣传环保,强化节能意识,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贡献。21世纪是什么世纪?或许100个人有100条理由来阐释观点,前段时间偶读篇文章是外国人关于中国人幸福指数的调查,报告说中国人幸福指数跌到国际值以下了,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有钱,有钱就能在城市买房子、买车、买到享乐,而外国人把融入大自然,一顶帐篷、一顿简单野餐、一把小提琴在小溪边伴着落日的余辉抒发着内心的情怀作为幸福。我们和外国人相比较,一下子顿觉心态发生了大变化。一位哲人说过,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欲望,欲望不同,态度就不同,欲望决定了你生活的态度和高度。28年前,我在老家的煤油灯下用火柴拨弄着灯花,手摇五毛钱一把的芭蕉扇乘凉,揣摩着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吃面包、喝牛奶的含义。一年后我入伍到了北京,强烈的视觉冲击,身临其境的感悟让我刻骨铭心。社会快速发展这30年,翻天覆地变化让我们享受到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无奈的代价,就说你周围的环境和儿时的美好记忆吧,就说媒体上每天出现的灾难报道吧,只要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和大自然不亲了!人的生命太短暂、太脆弱,我们不能“战天斗地”,我们得到的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而失去的却无法弥补,我们学会面对困难,学会坚强从容,学会钢铁般的意志和豁达的淡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和“北京是座严重缺水的城市,请节约每一滴水!”的警句。军旅生活让我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我刻骨铭心,不忘这两句话。膨胀的人口和恶化的环境在警告我们,我们不是地大物博,我们的资源不是取之不竭,需要大家养成好习惯,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必须群策群力,从身边小事做起,随手关灯,少用空调多开窗,温水洗衣自然晾晒,多喝白开水,少喝瓶装饮料,用餐不用一次性筷子,购物不用塑料袋,养花种草,太阳能光伏/光热,地源/水源热泵,LED照明,我们生存环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必须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您每月少开一天车,全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您夏天空调调低1℃,全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17万吨;您每月少喝1瓶啤酒,全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您每年少吃一斤猪肉,全国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91.1万吨。低碳生活其时只在举手投足之间,倡导低碳生活,让蓝天白云永驻,让绿水青山常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