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之中的人参
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人参,在古代有许多别名和雅号,如:神草、王精、地精、土精、血参、人衔等。“百草之王”的称号是从满语中翻译而来的,满族人把人参称作“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王。人参药用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千年来还培育了灿烂的人参文化。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首次将人参当成药物收入。在书中,人参被列为“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的上品“君”药之一,其药理则是“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写道:“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今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黛玉接着谈到了一个疯癫和尚要她出家之事,也没人理他。就说:“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林黛玉秉性素弱,据《红楼梦》提供的线索可知,林黛玉患的是“肺痨”,即肺结核。吃人参养荣丸是很对症的。黛玉“从会吃饭时便吃药”,是吃了十多年药的“老药罐”了,想必吃人参养荣丸的历史也不短了。“人参养荣丸”系由《和剂局方》里的“人参养荣汤”改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