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中药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疾病往往就能药到病除,那么当你看到中医医生开的处方时,一定曾奇怪过那些草药为什么会有那么独特的名字吧。
当归
当归是一种补虚药,专能补血,因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许多妇女常见的疾病药方中都少不了它。
而当归的由来也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个新婚青年要上山采药,对妻子说三年回来,谁知一去一年无信,二年无音,三年仍不见回来。妻子因思念丈夫而忧郁悲伤,得了气血亏损的妇女病,后来只好改嫁。谁知后来她的丈夫又回来了。她对丈夫哭诉道:“三年当归你不归,片纸只字也不回,如今我已错嫁人,心如刀割真悔恨。”丈夫也懊悔自己没有按时回来,遂把采集的草药根拿去给妻子治病,竟然治好了她的妇女病。从此,人们才知道这种草药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是一种妇科良药。为汲取"当归不归,娇妻改嫁"的悲剧教训,便把它叫“当归”。
威灵仙
从前江南有座古寺,叫威灵寺,寺里老和尚认得药草,其中有一种专治风湿痹痛,骨头卡喉的药草。但老和尚为人诡诈,每逢有人求医,他总要焚香念经,把香灰倒在一碗水里,让病人喝下去病就好了。病人以为是佛爷施威,其实碗里的水是药汤。这秘密只有在密室里煎药的小和尚知道,他因受不了老和尚的虐待,故意在煎药时换上一些根本不治病的野草,结果因无疗效,威灵寺渐渐断了香火,而煎药的小和尚则在后门施药救人。后来老和尚死后,小和尚成了主持,他栽种这种药草送病人,分文不取。因它灵验,如同仙草一般,故名“威灵仙”。
刘寄奴
刘寄奴有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的功效,它是诸多中药中唯一用皇帝的名字来命名的,刘寄奴本来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原来传说刘裕小时候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一听,便大吼到:“我就是刘寄奴,专来捉拿你们。”童子吓得弃药逃跑,寄奴便将其草药和臼内捣成的药浆一并拿回,用此药给人治疗,颇有奇效。后来,刘寄奴领兵打仗,凡遇到枪箭所伤之处,便把此药捣碎,敷在伤口,很快愈合,甚为灵验。但士兵们都不知道叫什么药,只知是刘寄奴射蛇得来的神仙药草,所以就把它叫“刘寄奴”。
当然关于中草药有趣的传说还有很多,正是这些传说让我们的中医药文化显得更加的有底蕴,有趣味,更加的吸引一代代的中医药人
去传承,去发扬光大。
药剂科 陈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