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风采 > 正文

医院风采

    用爱心与责任守护生命健康——致敬宿迁市中医院最美“白衣天使”

    来源: 日期:2023-05-17点击:

    人们总把护士称为“白衣天使”,因为她们像天使一样纯洁善良。一年四季,她们身穿护士服,头戴燕尾帽,从事着琐 碎繁忙的工作,呵护健康、挽救生命,给病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她们用天使般的微笑,给患者带去温暖和关爱。

    第112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宿迁市中医院,带您了解白衣天使的工作和生活,并向她们致以节日的祝福。

    急诊科为了生命和时间赛跑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为拯救生命冲锋陷阵。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她们始终战斗在抗击病魔的前线,每时每刻都在和时间赛跑,全力守护着生命的绿色通道。她们就是宿迁市中医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

    急诊科是个全年无休的地方。不管白天还是深夜,抢救室里的脚步从未停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只要有病患到来,护理人员就要立即投入紧张的急救工作中,展开与时间的赛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急诊科的护理人员很少有正常的休息时间,她们时常放弃陪伴父母和孩子,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病患筑起生命屏障。

    抢救室内,常有因车祸、外伤导致满身是血的病人,普通人看到都会头晕眼花,甚至恶心呕吐,但护士们总是毫不犹豫地投入抢救工作。她们既要配合医生抢救,还要照顾好病患家属的情绪。有些病患家属情绪激动起来,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她们,但她们总是默默忍耐,用宽容平静的心态去对待,以更好的服务赢得病患及家属的信赖。为提高科室整体急救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全体护理人员不断完善各种抢救流程及应急预案,细化岗位职责,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守护着急危重症患者的健康。

    治病救人总是医者寻常。面对需要救助的病患,急诊科护理人员从不放弃任何一丝机会,也不吝啬任何一点努力。每当看到心电监护仪上的数字重新回归正常,病患脱离生命危险,她们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觉得所有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中医护理门诊患者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

    走进宿迁市中医院护理门诊,人们对“白衣天使”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们总是用温暖的笑容面对病患及家属,用无私的关爱呵护生命健康,用灵巧的双手驱走病魔。

    她们是生命的守护者。中医护理门诊现有中医专技人员8名,开展中医适宜技术26项,涉及灸类、各种刮法、罐法、针法及中药熏药、贴敷、小儿推拿等。医护人员努力钻研,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在风、寒、湿痹证,小儿常见病及女性的乳腺、盆腔等妇科问题,以及肩颈腰腿痛、失眠、头痛、眩晕、面瘫、面肌痉挛、高血压、肥胖、面部祛斑除皱养颜、糖尿病的末梢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外感发热、咳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广大病患及家属的认可。

    她们是健康的传播者。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理念及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护理门诊积极探索,应用各种方式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传达给广大群众,让祖国的医学瑰宝绽放光芒。同时,通过不断引进新技术、新业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制作内容丰富的宣传手册、研发中医健康养生产品来服务病患。病患的需求,就是护理人员奋斗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她们从来没有松懈过。

    她们是青春的奉献者。中医护理门诊的病患以上班族居多,治疗时间大多约在中午。没有动员也没有奖金,但全体护理人员不约而同放弃了午休,仅仅在工作间隙简单吃完午餐就投入了工作。她们中有高三学子的母亲,却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有幼儿宝宝的母亲,却把孩子提前送入了托班;有哺乳期的母亲,却提前让孩子适应了分离。她们的积极乐观、团结奋进,铸就了护理团队的精神。

    她们是宿迁市中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声名远播的原因,她们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美称。

    郭俊涵在平凡琐碎中传递爱的力量

    微笑里盛满温暖的情意,呵护中充满生命的温柔。今年是市中医院五官科郭俊涵参加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她对工作的热情依然和当年站在南丁格尔像前宣誓时一样,用自己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无私奉献的敬业态度,认真对待每位她护理的病人。

    不求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履行一名护士的天职,郭俊涵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为座右铭,践行“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五官科有许多接受气管切开手术的病患,护理工作繁杂且辛苦,郭俊涵需要为病患更换敷料,对消毒创口做湿化,确保病患呼吸通 畅,降低感染发生率。由于气管很敏感,插着管子很难受,换药过程也会比较疼,曾有烦躁的病人扯掉插管。对于这样的病患,郭俊涵总会加强巡视,不超过半小时就去查看病情,同时和病患谈心,加强心理疏导。微笑传递关心,热情照亮心田,郭俊涵的患者总是很配合她的工作。

    郭俊涵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原则,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参加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郭俊涵的护理水平提升很快,这得益于她热爱学习的劲头,她虚心向科室同事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操作技术水平。同时,郭俊涵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 活动,2022年3月,她因支援市传染病 医院抗疫工作获得市卫健委颁发的抗疫证书;2022年5月,她先后获得宿豫区老年医疗及康复护理技能大赛二等奖、宿迁市老年医疗及康复护理技能大赛优秀奖。

    荣誉面前,郭俊涵没有骄傲,反而激起了她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在病患饱受病痛折磨时,她用专业的护理和精湛的技术,和病患并肩作战对抗病痛;在病患惊慌失措、悲观绝望的时候,她用温馨的话语和良好的医德,唤起了病患的斗志,托起了“生命之舟”。

    初心一如来时路,郭俊涵以“全心全意服务病人”为宗旨,用敬业和爱心打造着自己闪亮的青春。

    黄芳从“橄榄绿”到“天使白”

    曾经身着“橄榄绿”,保卫家国安定;如今披上“天使白”,守护群众安康。曾经参军入伍的经历,让宿迁市中医院急诊输液室护士黄芳依然保有军人的气质。戎装虽卸、本色永存,在医疗战线上,黄芳依然发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优良作风,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作贡献。

    服役时,忘我训练,不畏艰苦;退役后,本色不褪,勇当先锋。虽然身着白大褂,但军人的气质在黄芳身上从未消失。来到宿迁市中医院工作后,她先后在呼吸科、急诊输液室从事护理工作。作为医院里相对辛苦的科室,黄芳从没有退缩,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坚守在护理岗位上。

    呼吸科里老年患者居多,很多老人行动不便。黄芳认真护理每位病患,总是站在病患的角度换位思考,把每位病患都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关心爱护。黄芳不仅要做好本职护理工作,还要照顾病患生活,疏导病患心理。对黄芳而言,拯救生命就是她的使命和职责。

    急诊输液室是个让护理人员忘记时间的地方。工作时间虽然是三班倒,每班次8小时,但黄芳很少按时下班,加班最长的一次,她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疫情期间,黄芳曾经连续6个小时为200多位患者输液,没有喝水、没有休息,甚至难得有时间直起身子。要知道此前一天,黄芳本人还因感冒发着高烧,身体都没有康复。

    黄芳的工作非常繁忙,丈夫从事招商工作又长期出差,他们的孩子从小就被迫养成了独立的性格,早早学会了照顾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孩子从来没有让我操心过。”说到孩子,黄芳满脸骄傲之余,不免也有些愧疚。

    吕莉一袭白衣勾勒“天使”轮廓

    她是一名平凡的“90后”女孩,但她坚信“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工作”,她用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风范,勾勒出“白衣天使”的轮廓。她就是宿迁市中医院脑病科的护士吕莉。

    脑病科收治的多是重症和老年病人,很多老人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不高,这就意味着脑病科的护理工作较难执行。然而,吕莉总能用温暖的微笑拂去病患身上的病痛,用亲切的话语化解病患心底的疑虑。在老年病患眼中,吕莉是一个“好闺女”。工作期间,吕莉按时巡视病房,与病患沟通交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病患的疑问,并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吕莉还通过及时观察记录病患的病情变化,评估存在的护理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得到了病患和家属的好评。曾有一位“五保户”老人因脑梗被村里送来就医,由于无儿无女、无依无靠,老人自暴自弃拒不配合治疗。吕莉一次次忍受着老人的刁难和责骂,把关怀一丝丝地注入老人心间,让老人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主动配合治疗,取得了非 常好的疗效。

    吕莉护理很周到,她的工作没有简单停留在打针、发药、执行医嘱上,而是全程细心地照顾病患。对于刚入院的病患,吕莉会不厌其烦地为其讲解医院的环境,告诉病患如何使用床栏、床头灯和卫生间报警器;病患治疗期间,她会随时指出病患在饮食、用药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项。经常有老年病患笑着说:“知道啦!你 这丫头真啰唆!”但眼里分明流露 出信任和宠溺。

    老人口中的“好闺女”吕莉,其实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她照顾孩子的时间远没有照顾病患多。为了抗击疫情,吕莉提前结束产假回到工作岗位。担心病毒传染,她甚至一天一夜没敢回家给孩子哺乳。

    吕莉说:“未来很长,在岁月的长河里,我只不过是一粒微小的种子,但我愿意付出无限的努力去生根发芽,播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