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护理园地 > 护理动态 > 正文

护理园地

【苏宿合作 互联“护”通】两地联合开展“远程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来源: 日期:2024-12-06点击:

12月5日,为进一步提高疑难危重患者护理水平,加强组团帮扶优质资源下沉,由苏州市中医医院、宿迁市中医院主办,苏州市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协办的“远程护理疑难病例讨论”于云端成功举办。

本次会诊围绕重症医学科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呼吸窘迫并发分布性休克病例展开讨论,会议邀请了苏州市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吴谐、副主任黄文霞、张丽娟、MDT护理会诊团队,苏州市护理学会危重症专委会王玉宇、陆晓燕、程念开、陆娟4位专家共同参会指导。会议由苏州市中医医院组团帮扶专家、宿迁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宇主持,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威进行病例汇报,护理部及各病区护士长现场观摩。

会诊伊始,宿迁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威以PPT的形式向各位专家详细汇报患者现病史、体格检查、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等五个方面内容,并针对如何为患者实施精准护理、保障患者安全,提出多个护理难点。苏州市中医医院MDT护理团队及苏州市护理学会危重症专委会护理专家们通过视频连线,以问题为导向分别对该患者的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容量管理、营养支持、中医护理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

针对感染性休克

陆娟护士长提出,一切护理措施的落实均要以相关指南为标准,根据2018年《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指南更新》以及《2024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一旦患者确诊为感染性休克,治疗便是一件医疗紧急事件,要立即实施“1小时集束化治疗(hour-1 bundle,H1B)”以及后续的3 h和6 h的集束化治疗策略,这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针对容量管理

陆晓燕护士长提出,在不影响患者心功能的情况下应该尽早对患者进行补液以补充血容量,并在进行PICOO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容量的同时做好微循环的监测,如组织血氧监测。

针对营养支持

吴怡护士长提出,DKA患者的营养支持尤为重要,但要注意相关评估及监测,如患者对EN支持治疗的耐受性、腹内压等,必要时可结合肠外营养,同时要做好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治疗,结合患者休克情况,在治疗前期也可经胃肠道补充大量水分以辅助维持循环。

针对中医护理

赵晓彬、胡云超护士长提出,此患者可采用一系列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来协助治疗,如该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循环难以维持,无法实施翻身叩背以排痰时,可采用经穴推拿、穴位贴敷、刮痧等以宣肺化痰;如患者微循环障碍,可采用经穴推拿、中药熏洗以促进气血运行、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如患者血糖升高难以控制,可采用耳穴贴压以促进降糖;如患者高烧不退,可采用耳尖放血以退热等。

最后,张宇主任向应邀参加本次疑难病例远程会诊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感谢,她表示,此次远程会诊是组团帮扶护理资源下沉的重要举措,是我院创新护理工作模式的有力探索,期待今后能够进一步加强两院之间的交流合作,探讨分享更多先进护理理念和技术,不断促进我院护理质量提升,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