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文化 > 二十四节气养生 > 正文

小暑

来源: 日期:2023-03-02点击: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谚语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 。暑,就是炎热的 意思,小暑为小热,表示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

穴位按摩祛痰湿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记载“痰多须向丰隆泻”。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 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功效 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有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的功效。操作 每天用拇指点按丰隆穴,坚持1-3 分钟,能达到疏通经络、健脾化痰的效果。

巧用刮痧疗法排汗

小暑至大暑这一期间,正处于炎热的“中伏”阶段,气温较高。中医学认为,刮痧能使 汗孔开泄,邪气外排。

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在后背膀胱经的皮肤上均匀地涂抹刮痧介质后,持刮痧器具,由上向下、由内向外,进行反复刮拭,力量要均匀,以出现紫红色痧痕为度。

每次刮拭10-20 分钟,时间不宜过长,且手法不宜过重。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 3-6 天, 或以皮肤上痧退、手压皮肤无痛感为宜。

祛湿好帮手,意苡仁红豆粥

中医学认为,人体水液代谢失常,体内就会有湿浊生成。

薏苡仁,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

常食此粥,不仅能祛湿,还能补心,而且一般不会造成肠胃负担,对中老年肥胖者来说,是祛湿、减肥的最佳选择。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食物都具有利尿的功效,因此尿多的人群不宜过多适用。

祛暑降温好茶饮

夏“热”故应以“凉”克之,“燥”要以“清”驱之。

烦躁易怒、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取枸杞子、决明子各3 克,菊花 6 克,用沸水冲泡, 代茶饮用。

口燥咽干、咳痰带血、皮肤干燥:取枸杞子、黄精各3 克,百合、麦冬各 6 克,用沸水 冲泡,代茶饮用。

心悸心慌、气短烦渴:取五味子3 克,麦冬 6 克,党参 9 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小暑过后,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从今 天开始,做好迎接酷暑的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