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文化 > 二十四节气养生 > 正文

夏至

来源: 日期:2023-03-02点击:

白天最长、日影最短的夏至来啦!

夏至,古时又称“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此时,阳盛于外,阳极阴 生。

一、经络养生——健脾胃、祛暑湿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暴雨是家常便饭,“湿气”比之前来得更加猛 烈。不同于芒种的风湿,夏至是暑湿,阳虚体质及寒热夹杂等患者,容易出现口黏、 口腻、 头重、嗜睡等症状,故养生要注意健脾胃、祛暑湿。

艾灸可温胃祛湿、防病保健。祛湿先健脾,夏至可灸足三里、阴陵泉、神阙等穴位以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 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1.灸足三里穴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功效 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医说·针 灸》记载:“若要安,三里莫要干。”说明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防病保 健的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

2.灸阴陵泉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 阴陵泉穴为足太阴脾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主治腹胀、腹泻。阴陵泉是健脾佳穴,夏至灸阴陵泉可健脾祛湿。

2.灸神阙穴

定位 在腹中部,脐中央。

功效 神阙穴当元神之门户,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加之穴位位于腹之中部,为中焦之枢纽,又邻近胃与大小肠,所以该穴还能健运脾胃、理肠止泻。

以上穴位除了可以艾灸之外,平时也可以进行点按。

二、养生小妙招多食祛暑益气之品

夏季,适当吃些祛暑益气、滋阴润肺之物,对于清泻暑热、健脾利胃十分有利。

燕窝性平,味甘,有补气阴的功用,尤能益肺阴,为清补之佳品。凡阴虚之人,尤其是肺阴虚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最宜食之。

银耳性平,味甘淡,有滋阴养胃、生津润燥的作用,为民间最常用的清补食品,尤其是对肺阴虚和胃阴虚者,最为适宜。

枸杞子性平,味甘,有滋阴益寿之功,尤其是对肝肾阴虚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或是肺阴虚的盗汗、虚劳咳嗽,糖尿病的阴虚消渴等,食之更佳。

夏季的不少当季水果,如梨、葡萄和石榴等,都是养肺的能手。以梨为例,它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不论生吃还是榨汁、炖煮或者熬成膏,对肺热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在这个万物繁盛、一年之中日光最长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感受自然之力,拥抱夏日的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