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文化 > 二十四节气养生 > 正文

立夏

来源: 日期:2023-03-02点击:

(立夏炎热 养心败火最关键)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 季开始的日子。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描述夏季养生之道:“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 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 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重在一个“长”字,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 日新月异,期间阳气达到极盛时期。因此,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 阳气。

立夏时节人体的生理反应

立夏时节,天地之气充分交合,自然界万物生长繁盛华美。顺应这样的节气特点,人体的新陈代谢程度增强,理当阳气充盛、精神饱满。但立夏之后,不少人会出现“上火”症候。 具体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 小便发黄,甚至心慌胸闷、睡眠不佳等症状。中医学认为,这多是由气温逐渐升高,导致心 火过旺造成的。夏季心火旺,养心败火最关键。

养生小妙招

1.起居调养宜多通风、多午睡

居室通风消毒 立夏以后,人的新陈代谢开始活跃起来。室外活动愈加频繁,活动量增

大,加上夏季昼长夜短,所以要调适好作息时间来顺应立夏节气,以达到养生的功效。居室应保证通风,加强消毒工作,防止各种病菌的滋生。

坚持午睡 立夏以后,人在午后困意颇大,应顺应此节气坚持午睡,午睡对保障身体健

康,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预防多种心脏病的发生,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 小时为宜,长时间午 睡让人感觉没有精神。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发生疾病。

2.情志调养重在养护心脏、保持心态平和

养护心脏 夏天出汗多,也是伤心阴、耗心阳最多的时候,夏天也是心脏最累的季节,所以夏天要重在养心。养心需调养心神,保持心情欢畅,利于气机通泄。恰如《黄帝内经》所说,“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 做到心静。

保持心态平和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传统中医认为,“暑易伤气”,因此,应重视精 神的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尤其 是老年人更要做到这一点。

3.饮食调养多食苦味、赤色食物

《黄帝内经》指出,人要健康,就要吃五色、五味食物。五色指青、赤、黄、白、黑;五味指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应多食味苦、赤色食物。

味苦之物,首推莲子心。莲子心性寒、味苦、无毒,具有清心祛热、止血止咳等功效。赤色食物有很多,如红薯、大枣、番茄、胡萝卜、红辣椒、红豆、山楂、香椿等,具有补血养心、活血化瘀等功效。

4.运动调养

夏季运动需适当,不可剧烈运动。“汗为心之液”,夏季剧烈运动使汗泄过多,不仅伤

阴,亦伤阳气。但也需要使身体保持开泄状态,适当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