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是早晨三时至五时。平旦者寅也,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又称黎明。道家认为,“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天、地、人是相应相生的,要顺应天地变化,才能做到“天人合一”。
寅时应肺脏
寅时肺经当令,是手太阴肺经的气血运行最旺盛的时候,手太阴肺经应肺脏。《黄帝内经》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寅时是阳气的开端,人体气机由静变动,肝脏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把新鲜的血液输送给肺,肺需要将血液输送到百脉,为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做准备。从中医经络上讲,人体的气机是从肺经开始的,此时为阳转阴时,气血虚弱。当肺经调配全身气血时,一定要让身体进入熟睡状态,只有全身的各个器官都处于“休眠”状态,肺才能均衡的分配气血。

中医学认为燥是秋季的主气,而人的肺脏喜清肃濡润,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应慎防秋燥。古有“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的说法,其中,“麻”即芝麻,具有滋阴润燥之功,而“润其燥”正是秋天进补之大法。饮食应以清润为宜,每日适当多饮些白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以滋润肺脏。还可适当多食银耳、百合、白萝卜等白色食物,以达补气、滋阴、养肺的作用。




肺经穴位养生
今天来教大家2个肺经的穴位养生法。中府穴,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距前正中线6寸,平第1肋间隙。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本穴为肺经第1穴,也就是中焦之气所聚集的地方,所以称为中府。本穴为肺经的募穴,有清宣上焦、疏调肺气之功。临床研究发现,本穴为治疗支气管炎及哮喘的要穴,又是肺脾两经的交会穴,故能健脾,可治疗腹胀、食欲不振、肩背痛等病症。日常保健时不要使劲,稍稍施力按揉一两分钟即可。
尺泽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穴在肘部,脉气汇聚于此,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有清肺泻火、调理肠腑之功。临床研究发现,这个穴位是养肾要穴,是金水穴。《黄帝内经》认为,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肺气足了能补肾。此外,常按揉此穴对肺经热引起的咳嗽、气喘、咳血、胸部胀满及咽喉肿痛有效。但是此处按压力度要大,效果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