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白衣是昼夜兼程的“铠甲”,一双巧手在药香中“调配”希望,他们用脚步丈量生命的韧性,在仪器滴答声中捕捉希望的脉搏。5月12日,2025年国际护士节如期而至,让我们一起走近宿迁市中医院护理团队,见证他们以仁心为引、以精诚为方,在生命的战场上全力守护患者的点滴。
中医护理团队:传承岐黄谱新篇匠心坚守践初心

有这样一支令人钦佩的优秀护理团队,他们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坚持彰显中医护理特色,不断拓展中医护理专科建设之路,用自己的青春、热忱和爱心点亮患者的“生命之光”,他们是宿迁市中医院中医护理团队。
凝中医经典,承岐黄之术。施辨证护理,展特色专技。作为宿迁市中医护理领域的领航者,多年来,宿迁市中医院中医护理团队始终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传承创新为己任,不断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持续拓宽中医护理技术辐射网络,引领全市中医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宿迁市中医院中医护理团队中既有深耕中医护理数十载的资深专家,也有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年骨干。据了解,宿迁市中医院于2018年成立中医护理学组,先后培养中医类别骨干29名,包括国家级中医护理骨干人才5名、中医治疗专科护士1名,省级中医专科护士2名、中医护理专业化护士16名,市级中医护理专科护士3名、中医治疗专科护士2名。
艾灸疗法、中药热奄包疗法、穴位贴敷……日益增强的业务能力、凝聚力和执行力,无一不得益于平日的淬火磨砺。目前,宿迁市中医院共开展中医护理技术33项,护理人员通过“望、闻、问、切”评估体质,运用艾灸、拔罐、耳穴压豆等中医传统疗法,不断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体质辨识,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提升疗效与体验,助力全周期健康管理。
韩瑞雪:永不停“析”的爱,全情守护血透“生命线”

近日,宿迁市中医院血透室收到一封来自患者戚先生的感谢信,信中朴实真挚的文字,讲述了宿迁市中医院血透室护士长韩瑞雪用专业知识和爱心,抚慰血透患者的暖心故事。
提前准备设备、认真核对用药、冲洗管路……每天上午7点,在宿迁市中医院血透室,韩瑞雪有序地做着透析前的准备工作。上午7点10分,第一批患者陆续进入透析治疗区。韩瑞雪介绍,透析时血液在体外循环4小时,任何细微的差错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密切监测病情,及时处理应急情况,全力保障患者透析的安全与效果。”韩瑞雪说。
上午8点多,血透室里的机器已经全部运转了起来。韩瑞雪穿梭在病床之间,时刻关注着每位患者的生命体征。突然,一位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韩瑞雪立即上前处理,几分钟后,患者的不适症状逐渐缓解。韩瑞雪说:“透析要脱掉体内多余的水分,有的患者控水不好,脱水多了,透析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低血压,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准确判断。”
在韩瑞雪看来,血透室护士必须有娴熟、精湛的操作技术,这样才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作为血透室医护人员,我们不是为血透病人服务一阵子,而是很久很久。不仅要帮助病人完成透析治疗,而且要为他们提供物质帮助、心理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韩瑞雪说,做久了血透室护士,她与许多血透患者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护理与被护理,“对于许多血透患者来说,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血透护士跟他们的关系,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从事护理工作三十三载,韩瑞雪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坚守在守护患者“生命线”的岗位上。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护理工作者的使命,不仅帮助患者净化血液,更用真心温暖了他们的心灵。
马梦:用心治愈“心”,让护理更有温度

清晨的阳光透过宿迁市中医院心内科病房的窗户,洒在一袭白衣的身影上。宿迁市中医院心内科护士马梦俯身轻抚一位老人的后背,柔声安慰:“婆婆别担心,针灸完就舒服了。”患者家属紧锁的眉头在马梦温和的笑容中舒展开:“有她在,我们放心。”这一幕,正是马梦8年护理生涯的缩影——以心暖心,用专业和温情守护患者“心”的希望。
在心内科这个与时间“赛跑”的科室,马梦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为患者点亮了“生命之光”。无论是深夜监测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还是为焦虑的家属耐心讲解治疗方案,她总说:“护士的手既要稳,也要暖。”
宿迁市中医院心内科护士长是这样评价马梦的:“她总能在专业与人文关怀间找到平衡点。她操作的仪器是冰冷的,但她的手和心始终温热。”一位冠心病患者感慨:“马梦护士每次艾灸时都会先试温度,生怕烫到我们。她手暖心更暖。”
在马梦看来,在心内科,时间就是生命。心内科的患者起病急、病情重,素来以“危、急、重”著称。在心内科,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出现惊心动魄的抢救场面,这非常考验护理团队的综合实力。预判、识别、抢救、维持……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患者的转归。因此,马梦苦练护理技术,坚持“中医要领先、西医不滞后”的理念,在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紧跟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全力守护患者的生命。
宿迁市中医院心内科病房护士站前,挂着重重叠叠的锦旗,贴着密密麻麻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透露着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与感谢。其中,也有对马梦的一份份感谢。
不久前,宿迁市中医院心内科病房来了一位孤寡老人,他的身边无人照顾。马梦知道情况后,经常会和老人谈心,关心老人。老人患有糖尿病,半夜经常会低血糖,于是马梦的工作清单上多了一个特殊事项——半夜带上饼干去查看老人的状况。当老人康复出院时,紧紧地拉着马梦的手,不断地感谢。
对于患者的感谢,马梦说:“护士的‘温度’不在锦旗上,而在患者舒展的眉头里。正如医院走廊里悬挂的《大医精诚》训言,我们以‘精’于技艺、‘诚’于仁心的姿态,让千年中医智慧在现代护理的岗位上焕发新生。”
陈琪:凝聚智慧与用心用专业提升护理品质

5月9日早上,普外科护士陈琪已精神饱满地开启了忙碌的一天。她脚步匆匆却又井然有序,为病人整理病床、收拾病房,进行常规交班,跟随医生、护士长查房结束后配药、为病人输液等。
陈琪今年26岁,2022年,刚毕业的陈琪怀揣着对医疗行业的憧憬,来到了宿迁市中医院,成为ICU护士,经历了职业生涯最初的“淬炼”。
在ICU中,每天都是一场“战役”。陈琪需要复盘每一位患者的病情,确认药物的使用,核对仪器的参数,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体征变化。除了基本信息,还要详细交代患者夜间病情的起伏,突发状况的应对。她告诉记者,这些细节虽小,却能帮助接班护士更好地了解患者状况,提供更精准的护理。
在ICU工作的那段日子,陈琪经历了无数次的挑战与考验,也收获了巨大的成长。2023年6月,陈琪来到了普外科进行工作。“在普外科,我们不仅要负责患者的伤口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管理等日常管理,还需要参与患者入院和出院的准备工作,包括督促病床单元清洁与消毒、完善护理记录、健康教育指导等。”陈琪说,为了确保病房24小时无间断地服务,他们的工作被划分为白班、中班和夜班,轮流进行。
“在普外科,每一项护理工作都要细致耐心。我们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日常管理,叮嘱他们按时吃药。”陈琪介绍。
三年时光里,工作的新鲜感逐渐褪去,陈琪认识到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使命,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以一双温热手、一颗怜悯心,将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我深知选择这个职业就选择了奉献,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最开心的就是病人康复出院的那一刻,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我们护士的价值所在。”陈琪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