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门诊” 是我院专为肥胖患者开设的专病门诊,在中医师、内分泌医师、营养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管理下,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科学、有效、规范减重,助力胖友健康享“瘦”。
什么是肥胖
肥胖是一种脂肪积聚过多的内分泌科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肥胖发生率逐年攀升,我国肥胖人数已居世界第一。身体长期处于肥胖状态,会进一步引发代谢综合征并伴随各种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并可能导致癌症及社会心理疾病发生。肥胖防治刻不容缓。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记载中,有诸多体重管理、治未病的思想,以及维持体重平衡、维护身体健康的方法,中医特色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减重治疗当中,逐渐形成了肥胖症的中医诊疗模式,使减重达到近期与远期疗效兼顾、标本兼治的目的,有效防止了肥胖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肥胖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古籍中虽无“肥胖“病名的记载,但古代医家对肥胖的认识由来已久且论述良多,有”肥人“、”肥贵人“、”膏人“、”肉人“等,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中医认为肥胖与先天禀赋、过食肥甘厚味、情志所伤等因素有关。病机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气机运行不畅致痰、湿、热、瘀等为患,辨证属本虚标实证,病位多在脾胃,并可涉及五脏。
肥胖症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1. 脾虚湿阻证
临床表现:肥胖,浮肿,头胀,肢体困重,懒言少动,腹满,口淡纳差,尿少,舌淡红,苔白腻,脉缓;
治则治法: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
推荐膳食:白扁豆、大枣、山药、龙眼肉、茯苓、橘皮、莲子、薏苡仁;
2. 胃肠实热证
临床表现:肥胖,头胀眩晕,消谷善饥,口臭口干,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治法:清泄胃热,通腑泄浊;
推荐方药:佩连麻黄汤;
推荐膳食:决明子、昆布、胖大海、荷叶、葛根;
3. 肝郁气滞证
临床表现: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女性可见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暗红,苔白或薄腻,脉弦;
治则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化痰
推荐方药:逍遥散;
推荐膳食:佛手、橘皮、薄荷、白萝卜;
4. 脾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肥胖,虚浮肿胀,畏寒,疲乏无力,腰酸腿软,腹胀痞满,纳呆,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则治法:补益脾肾,温阳利水;
推荐方药:真武汤加减;
推荐膳食:芡实、山药、茯苓、肉桂、生姜;
患者病例
樊某,女,48岁,于2022年8月1日就诊
主诉:体重进行性增加3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开始体重进行性增加,约15kg,曾自行饮食控制、运动等,效果欠佳,平时自觉肢体困重,头胀,大便偏稀,每日2-3次,乏力懒动,食欲一般,夜寐安
查体:身高164cm 体重79kg,BMI 29.37kg/m2,颈部少许黑棘皮,舌淡红,苔白腻,脉缓
诊断:肥胖症
辨证:脾虚湿阻证
治则: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处方:(1)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0g,茯苓30g,炒白术20g,白扁豆15g,陈皮10g,山药15g,莲子心5g,砂仁10g,炒米仁30g,荷叶30g,苍术10g,桑叶20g;14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2)中药烫熨,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
嘱托:限能量饮食,忌食生冷油腻食物;加强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150分钟;
患者分别于2022年8月15日、2022年8月29日、2022年9月12日、2022年9月26日、2022年10月10日、2022年10月24日、2022年11月21日复诊,每2周规律复诊一次,体重逐渐下降。
治疗期间患者肢体困重、头胀、乏力懒动缓解,大便正常,每日1次。
1年后随访无反弹现象。
减肥关键三分靠动,七分靠吃。2024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肥胖食养指南》,东南西北,四季三餐,到底该怎么吃?那么下一期我们将为大家“量身定制“冬季肥胖食谱,敬请期待。
宿迁市中医院肥胖专病门诊
肥胖门诊诊治范围:
包括超重、肥胖伴有或不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血压、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女性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门诊时间:每周二、周五上午7:45-11:30。
门诊地点:门诊二楼5诊室肥胖专病门诊。
咨询及预约方式:
1、就诊前,如近3月有体检报告或检查,建议携带前来;
2、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自助机预约等方式预约“肥胖门诊“进行挂号。
肥胖专病门诊医生简介
殷美琦
副主任中医师,中共党员,宿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专科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吴门医派进修学院第二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青年科技人才,苏州市姑苏卫生青年拔尖人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市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3部。专注于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诊治以及中医药防治基础研究。
刘玲
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学硕士,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宿迁市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内分泌疾病一线临床工作,曾于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1年,擅长肥胖、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中医药诊治。在国内多个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孙川皓
主治中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省中医吴门医派进修学院学员。擅长肥胖、糖尿性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供稿丨内分泌科
编辑丨党政办
审核丨党政办
部分照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